壓力好大,又吃不停!
在面對壓力或心情低落的時候,是否會想藉由飲食來尋求心靈的慰籍與平靜呢?
在心理學上稱之為「壓力進食」Stress Eating 或「情緒性進食」Emotional Eating
通常,情緒性進食與飢餓感沒有關係,但仍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,而與情緒刺激有關,
利用「進食」以達到心靈的平靜,故這樣的模式,又可稱之為「安慰性進食」。
而且大多食用低營養價值的食物,如:蛋糕、炸雞、薯條、洋芋片⋯等,
且常一次大量食用及有重複不斷發生的特性。
快速了解自己是否正處於情緒性進食的壓力之下:
緩解壓力進食的五種策略,不再過度依賴食物給的安慰~
一、注意自身健康狀況 Be body aware
當感到壓力時,身體可能會做出反應提醒您,例如:腸道不適或頭痛。
所以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,先提高警覺,而不要被無意識的情緒牽著走。
當有進食的慾望時,讓自己先深呼吸,通過簡單的聚焦或移動動作(如扭動腳趾),
了解自己的身體是否真的有需求。
二、提升心智,強化心靈 Exercise your emotional
muscle
當我們以不穩定的方式發洩壓力或抑制情緒時,情緒可能會成為問題。
但同時,情緒也是驅動我們行為的強大力量,因此,最好正視當下的感覺,識別情緒,
並使其以健康的方式流動。
三、開發飲食替代品Develop eating
alternatives
一旦開始了解自己的情緒何時出現變化、身體如何反應,就會更加意識到自己反應模式,
並開發出解決無意識進食的策略。列出至少五種可以代替的方案,
如:在室外呼吸新鮮空氣15分鐘,打電話給朋友並交談10分鐘,
使自己擺脫困境並重新設置大腦原本的模式,以便做出其他選擇。
四、準備健康食物 Have healthy foods
available
如果仍無法控制進食的慾望,也無法使用替代品,那麼請先行準備好健康的食物,
如:香蕉、原味的堅果、鱷梨或蔬菜。研究顯示,多吃植物性及五顏六色的食物,
如:各式各樣的蔬菜水果、根莖類,會帶來更多的幸福感及創造力。
相反地,吃速食和含糖飲料會提高憂鬱症的風險。
五、攝取足夠營養素 Ensure your body has
enough nutrients
飲食中的營養會影響我們的大腦神經系統反應。
例如,多巴胺,血清素和GABA等神經物質在壓力反應占重要位置。
所以結合食物和營養補充劑以滿足日常營養需求,包括胺基酸、維生素C、維生素B群以及鎂⋯等。
無論是通過身體意識、情緒表達、替代方案、更好的食物選擇,還是利用充足的營養來達到身體平衡
最重要的是正視問題及有效行動,才有機會打破情緒性進食的惡性循環哦~
原文出處:
Deanna Minich, PhD, Five Strategies for Stress Eating,
Posts&utm_content=124522471&utm_medium=social&utm_source=facebook&hss_channel=fbp-815379538473926,
Posed on April 2, 2020 Metagenics blog
從健檢到健康管理一次搞定紅字,是可以積極面對的真相問起創辦人...
立夏,為夏季的第一個節氣,通常在國曆5月5日前後,「立」表「...